电话025-52898882
首页 >> 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 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详细内容

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时间:2018-09-30     作者:王风【原创】

     这个题目很大,按理说不是我这个偏居一隅的小人物所应涉猎的。但是我最近终于从工作了三十年的原岗位退了下来,有了较多的时间来阅读、了解和思考,再加上近段时间比较频繁地接触了一些行业大佬,参加了一些会议,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一些行业的现状。由此,我这个1988年从塑料油膏、砂面PVC油毡施工开始起步的防水行业的老兵,既为我国防水行业30年来的迅猛发展感到由衷的兴奋与自豪,也为高歌猛进中可能存在问题产生了一些隐忧,遂成此文,一吐为快!

由于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参考资料的局限,文章中可能产生的差错在所难免,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引起行业内朋友们的思考与斧正!

一、改革开放后防水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国家基本建设投入逐渐加大,上百年的防水材料沥青纸胎油毡(俗称油毛毡,使用沥青玛蹄脂做粘结材料、一般采用两毡三油、即:两层油毡、三层玛蹄脂施工工艺)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于是,以湖北荆州为代表的PVC油毡(以焦油沥青为主料,添加了废旧塑料、石粉等,以棉纸或玻纤为脂基,表面履以细砂)和以湖南衡阳、醴宁为代表的塑料油膏(也是焦油沥青为主料,添加了废旧塑料、石粉等,可用于PVC油毡的粘结,亦可多层涂复,单独构成防水层)以及氯丁橡胶、胶泥、聚氨酯等小众材料作为新型防水材料开始占据市场主流。荆州防水材料厂作为乡镇企业,产品一度风靡全国,供不应求。记得89年时我们公司为了能保证抢到该厂的产品,多次由副总带队,提前带几辆卡车到南京江边码头,只要该厂的运输船一靠岸,我们的工人立即上船往自己的车上搬运。荆州防水材料厂当年的风光一点不亚于现在的东方雨虹。

特别要提到的是聚氨酯防水涂料,是80年代初从日本学到的技术,由江苏省化工研究院(当时叫研究所)进行小试,配方稳定后交由淮阴市油脂化学厂(后改名“有机化工厂”)生产,并在南京鼓楼区房管所(我工作的单位)开始用于屋面防水试验(其中最大的一块屋面是鼓楼饭店,面积500多平方米)获得成功。1984年上述三家单位因此荣获建设部科技二等奖。至于为了降级成本,淮阴厂的一工程师跳槽到自己老家上海,生产出添加了焦油沥青作填充料的低成本聚氨酯851,一时大行其道,很多工厂模仿生产,后又因质量、环保等原因被禁用则是后话。

这个阶段国有企业的油毡厂(各省市都有几家),仍然生产着传统的油毛毡,由于国产沥青含蜡量高,达不到应有的产品标准,无法与“新型防水材料”匹敌,经济效益开始下降和亏损,工人下岗,工厂倒闭或转产、改制。

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出现一批引进国外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国有背景企业的防水材料厂。如盘锦禹王、北京奥克兰、沈阳蓝光、徐州卧牛山、上海防水集团、青岛颐中等,这些企业有的是原有油毡厂转产,有的是当地政府投资新建。其中盘锦禹王在80年代后期引进了两条西班牙、一条意大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据称是辽河油田和盘锦市共同投资了两亿元(应该相当于现在20亿了吧)按现代企业的标准建设的,生产能力号称亚洲第一。更为夸张的是北京奥克兰,花天价巨资周游欧洲列国,一口气引进了16条进口生产线!

1991年冬,我应邀参观了盘锦禹王的工厂,工厂完全按现代化的标准建设,三条壮观的进口生产线让我这个看惯了乡镇企业小作坊简陋生产条件的参观者感到震撼!不过后来得知,这三条生产线从未同时满负荷生产过,倒是三条线常会同时停工。正常情况下,一条线仅白班生产就能满足正常的销售了。盘锦禹王后来由于体制、领导以及市场等因素,逐渐沉沦下去。在历经改制、打包出售后,近几年才重新焕发生机,重回全国十强之列。

而一时风光无限的北京奥克兰,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民营企业的围攻下,最终在2015年迁址内蒙古,几乎被行业遗忘!

这个阶段的国有企业具有资金、人才、设备、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曾经几乎垄断了改性沥青卷材的市场。但是面对下一个阶段民营企业的掘起,却手足无措、苍白应对。坊间流传的盘锦禹王与东方雨虹90年代在北京市场争斗的故事最能反映这个问题。

我上面提到的这些国有企业,或先或后,都在民营企业掘起的浪潮中或并购、或关闭、或改制,迅速灰飞烟灭了!

90年代后期,东方雨虹、宏源、科顺、卓宝等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打破国有背景企业的垄断地位,登上防水产业的历史舞台,并在世纪末开始全面赶超。

二、新世纪防水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国家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防水工程由土建中的单一品种,不多的几种材料,迅速发展成为建设系统中的一门新兴产业。防水材料由单一化产品走向多元化、高端化的产品结构。出现了以改性沥青和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堵漏止水材料等多类别、多品种、多元化、高端化以及国产与进口材料并存的局面。应用领域从传统的房屋建筑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管廊、地下空间等领域延伸。

在此阶段,国营、乡镇集体、民营企业以及个体多种体制并存,几口大锅熬油膏到现代化生产线并存,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各种各样的防水材料争奇斗艳,防水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2003年前后,根据国家政策,大批国有体制和乡镇集体体制的企业实行改制(即从原有的体制改制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防水行业也不例外,上述防水国有企业基本在这次改制的浪潮中成为了民营企业。

在进入新世纪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受运输成本、地方保护主义、企业管理等因素,大多数企业仅在一方独大,即便到了东方雨虹2008年在中小板上市成功,其当年的营收7.12亿也仅占全国市场的1.5%左右。

自东方雨虹上市至今10年来,市场经济的效应开始显现,以东方雨虹、宏源、科顺、卓宝等为代表的品牌大企业开始形成集中趋势,进入了市场集中的加速期。

随着“后建筑”时代的到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绵城市、地下管廊、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利好政策,防水行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市场份额已超千亿。除了业内的知名企业在加速扩张外,行业外的大型企业也看好这块蛋糕,跨界大举进军防水市场。中铁某局、天铁、三棵树等知名企业大手笔投资建设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生产线。

东方雨虹、科顺、卓宝分别布局全国,各自投资了8家生产基地,宏源、大禹、禹王等,也在全国各自布局了四家以上的生产基地,加上跨界企业的投资,近几年,全国新增各类防水材料生产线在100条以上,这些新布局的生产基地,每一家都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同等的防水材料厂,行业产能数十倍增长!

由此看来,市场集中期的到来,也势必引发行业激烈竞争的态势。

三、2018年上半年防水行业的相关数据

1、增长

沥青类防水卷材累计产量5.0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6.33%

641家规模以上(主营业务2000万以上)防水企业主营收入476.64亿元,同比增长16.0%

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29.33亿元,同比增长12.69%

规模以上企业持续增长,较2013年增长39.05%,同比增长7.01%

2、负增长

规模以上防水工业销售利润率6.13%,同比减产0.18%

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179.05亿元,同比增加41.9%

亏损企业累计亏损5.08亿元,同比增加381.38%

3、防水保温防腐专业承包资质企业达到12589家,其中一级企业2145家,占比17%,二级企业10444家,占比83%

4、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已达20家以上。

5、防水材料企业约2000家,获生产许可证企业已达1226家,其中山东第一位,占比25.4%;河北第二,占比16%;江苏第三,占比11.7%

6、截止上半年,不到三年的时间,累计引进各类防水生产设备已超过70条,重点大型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环保问题将严重阻碍行业发展。201873日,在一系列环保政策出台后,国务院又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提出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划定的重点区域范围除京津翼外,山东、河南、江苏、山西等均在重点范围内。与我国的防水材料大省基本吻合。《计划》要求加大处罚和惩戒力度,未达标企业一律依法停产。由于环保政策的逐步收紧,不少中小型企业已经“熄火打烊”。一些省市也在调整政策,如湖北石首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防水之乡”,不少外地的生产企业(如卓宝),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2017年当地政府召集在外地发展的一些著名防水企业回乡,并划了一块地,希望他们能在老家办厂,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数家企业当场拍板,开始了如征地、设计等一些前期的工作。结果今年初被叫停,原因是环保问题达不到要求。

2、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我前面提到过,近几年新增了100多条生产线,但同质化十分严重。每新建一个生产基地,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必然是标配,同质化重复建设的后果,必然会带来了产能设备闲置。

3、市场集中度不高。上面提到过,虽然市场的集中度在提高,但前20名的企业生产的总量尚不足市场的20%,大量的防水材料是中小企业在生产。如美国防水卷材的市场需求量约15亿平方米/年,全国仅40多家公司150个生产厂。而我国市场需求量与美国差不多,却有2000多家企业在生产。不能够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产品质量偏低,企业生产成本偏高,市场秩序混乱。

4、产品质量总体偏低。虽然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发起的“联盟”企业已不再生产“非标”防水材料,但80%的中小企业仍然以市场需求为由,在生产“非标”“企标”产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南京前段时间被媒体报道的小区出新项目假冒“金禹王”风波就是一例。而大量的未被揭露的工程已通过验收、审计,为房屋今后的渗漏埋下了隐患。

5、防水材料原料价格上涨。防水材料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改性沥青卷材,主要原材料是石油沥青,沥青的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具有正向关系。由于近年来国际石油业资本投资出现大幅减少,新发现石油地质储量处于60年来最低水平,再加上需求量上升以及OPEC限产等一些政治因素,使得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经过多次调价上涨,截至20188月,石油沥青出厂价已超过4000/吨,涨幅接近40%。原料上涨加上人力资源的上涨,不少企业只得一再上调产品价格,利润率和竞争力也随之下降。

6、渗漏率居高不下。1991年全国政协委员曾有一个提案,称经调查,全国房屋渗漏率高达2/3,每年用于渗漏维修的费用高达2亿元,希望政府重视,并提出专业化施工的方案,由此催生了防水专业施工资质企业(当时最高是二级)。而事隔20多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渗漏率不降反升(据中国防水协会组织的调查,渗漏率一度达95.33%)!

7、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我国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已超过2000家,其中将近80%是规模以下(年销售2000万以下)企业,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以及政府进一步严格监管措施,无证及生产低质非标产品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随着中小企业第一代领导者年龄日趋老化,二代传承陷入困境,无力在产品质量、融资渠道以及团队人才方面与大企业竞争,再加上环保政策上收紧,未来三、五年,将有一大批中小企业走向关停并转的末路。

五、对于防水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淘汰落后产能,遏制新增产能。吸取钢铁和水泥产业盲目发展的教训,限制同类生产线的重复建设,提高防水建材行业的准入门槛。

2、推动行业并购重组,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与产业结合,让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行业集中度。

3、注重绿色生产和绿色产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耐久性能高,安全环保的高分子(特别是TPO)卷材,适当发展绿色防水涂料。需要说明的是:发达国家高分子卷材在防水材料的市场份额中占比在30%以上,而我国仅占14%左右。

4、废除最低价中标制度,彻底斩断假冒伪劣产业链和腐败的黑手。

5、提高防水工程定额标准,逐步提高使用年限标准,尽快实行质量保证期和保险制度。

6、推行专业化的施工团队(如劳务公司),推行标准化施工流程和机械化施工操作,降低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源成本。

7、重视“后建筑”时代的建筑修缮领域,生产企业要生产研发与之匹配的材料,施工企业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网络


南京建筑防水保温行业协会     

Nanjing Building Waterproof and Thermal Insul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邮编:210019

电话:025-52898882   

传真:

邮箱:442781936@qq.com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大街230号台湾名品城6号馆2楼

南京建筑防水保温行业协会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技术支持: 快欣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